研究方向
水下动目标激光探测与跨界通信技术机理研究;人工智能;图像处理;
学习经历
1999.09--2003.06,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无线电通信工程,工学学士
2005.09--2007.12,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硕士
2009.03--2012.12,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3.07--2013.07,海军92985部队,通信工程师、助理工程师
2013.08--2018.1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第813研究所,担任副主任研究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019.05--至今,汕头大学工学院,副教授
李恪,男,1980年出生,博士,汕头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后,于2003-2005年期间在部队从事国产通信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海军工程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总装备部科研基金项目“潜艇热尾流红外成像”的课题研究,完成了潜艇热尾流图像处理及特征提取的研究工作,并取得硕士学位;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海军工程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承担了海军十一五预研课题“激光海面漫反射通信技术”的机理研究工作,建立了激光海面漫反射3维特性模型,并研制了原理样机,完成了水面模拟试验验证工作,为解决海上舰艇编队激光多点通信的难题提供了创新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取得了博士学位。2013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第813研究所,担任副主任研究师,201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工作为军队武器装备预研以及军民融合应用领域前沿技术的机理研究。工作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项目(国家863项目)、海军“十三五”装备预研项目、海军“十二五”装备预研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参与了天军“十三五”装备预研项目、上海市科委等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实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被EI收录5篇,研究成果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其中3项已获授权。
部分论文著作
[1] 李恪, 王江安, 姚瑶.基于共轭梯度法的三维标量激光漫反射特性,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 41(6):1458-1461.(EI收录)
[2] 李恪, 王江安, 姚瑶.基于前后向迭代法的3维标量激光漫反射特性,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 23(9):2351-2355. (EI收录)
[3] 李恪, 王江安, 姚瑶.二维激光海面漫反射能量分布特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9(8):92-95.(EI收录)
[4] 李恪, 王江安, 姚瑶.基于数值方法的激光海面漫反射通信能量分布特性,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 23(8):2034-2038.(EI收录)
[5] 李恪, 王江安, 姚瑶.基尔霍夫近似下激光海面漫反射组网通信特性,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 23(7):1775-1779. (EI收录)
部分科研教学项目
1)项目名称:激光致声水下通信技术研究;项目来源: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项目(国家863项目);起止时间:2017-2018;主持。
2)项目名称:水下环境与目标多域联合激光探测技术;项目来源: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项目(国家863项目); 起止时间:2017-2018;主持。
3)项目名称:基于水下运动目标气泡尾流的激光探测技术;项目来源:海军“十三五”装备预研项目;起止时间:2017-2020; 主持。
4)项目名称:潜艇气泡尾流激光探测技术,项目来源:海军“十二五”装备预研项目;起止时间:2015.06-2015.12;主持。
5)项目名称:星潜激光致声通信技术研究,项目来源:天军“十三五”装备预研项目;起止时间:2017-2018; 核心成员。
国家发明专利:
1) 一种水下目标探测装置, 2019.4.30, 中国, 专利号:ZL 201611038770.0,第一发明人。
2) 一种飞艇载激光致声反潜探潜装置及方法, 2017.3.1, 中国,专利号:201418006738.X,第一发明人。
3) 激光海面漫反射应急组网通信方法, 2013.10.2, 中国,专利号:ZL200910123528.7,第一发明人。